一、全域旅游的提出与演进
2015年8月18日至19日,安徽黄山市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李金早局长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通知中明确提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6年2月9日,李金早局长发表署名文章《全域旅游大有可为》,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的定义,指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随着全域旅游理论的逐步成熟与规范,全域旅游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基础越加成熟。
通过概念的调整,全域旅游的意涵有六个重大变化:
一、“一定的行政区域”调整为“一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客源市场等条件都不是严格限制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的。而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旅游产业的关联性更是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划,进行相近区域的联合推动。
二、“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调整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依据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和所处地位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产业等。其中,“主导产业”(Leading Industry)处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能够决定区域在一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功能。“优势产业”(Competitive Industry)是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从两类产业的定义来看,旅游业作为区域的优势产业更切合目前我国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从而使全域旅游理论更具有普适性。
三、“全社会共同参与”调整为“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共同参与”没有明确全域旅游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范围和程度,而新表述“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对全域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更准确的认知,指出全域旅游既能够也应该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带来优化和提升,使其社会价值更为清晰和充实。
四、“带动乃至于统领”调整为“带动和促进”。此部分的调整类似于文中第二点变化,下调了对全域旅游理念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预期。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复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而与旅游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行业或产业约为67个,但仍不足以统领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看,旅游产业作为带动范围广、带动系数大的产业,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方面能够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也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进行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
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调整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一个以提供劳务产品为主的服务性行业难以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旅游业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特点,又使其具备了串联多种经济产业、多个社会职能部门、多种公共事业的能力。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其串联功能,带动产业、职能部门和公共事业向服务于大多数社会个体方向转变,契合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六、“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调整为“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此处调整是站在社会经济全局的高度,将“全域旅游”从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视角下审视,极大扩展了全域旅游的外延,也与上文中提及的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内容相呼应,是整个概念的根本性调整也是最重大的理论突破,有助于真正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实践。
二、全域旅游提出的背景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首次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明确提出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016年03月1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国内面临“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具体包括“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迫切需要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新引擎,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域旅游的适时提出,既聚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在需求,又为供给侧改革注入了新动能,同时又切入了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广大乡村,兼顾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社会发展目标。因此在国内许多省份、市县和地区,全域旅游成为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和模式,受到到广大地区党政一把手的认同和践行,也使得全域旅游这个超越旅游产业的新概念得到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与广泛探究。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将全域旅游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度。
三、全域旅游的内涵
部分学者从旅游目的地理论入手阐释全域旅游的内涵,指出“全域旅游是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自然升级”。旅游目的地理论是旅游景区的自然延伸,是旅游产品升级的高级阶段,是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需求。旅游目的地理论,仅仅将关注停留在相关产业和相关部门对旅游提供保障的水平与能力上,而没有对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路径。随着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践行,旅游业者和学者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旅游目的地建设仅仅依靠旅游业是远远无法实现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所需要的大交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法制环境、生态环境等内容迫切需要旅游业与相关行业部门深度联动,共同推动。因此这就需要对相关行业和相关部门的发展提出相应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边界就需要进一步放开,旅游目的地理论就需要进一步升华。
基于这一实践认知而提出全域旅游,是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升华。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引入“旅游+”,通过旅游指引,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业有机地结合,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产品和支撑,同时也应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和社会职能完善。“促进各行各业发展和社会职能完善”是旅游+的根本目标,是全域旅游的根本使命。全域旅游围绕“旅游+”的概念,明确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发展要求,明晰了其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蓝图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路径,由产业单一发展目标提升为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因此,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是“旅游+”的发展模式,是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四、全域旅游的外延
张辉(2017年2月《旅游现象认知的理论误区之一:全域旅游》)指出“全域旅游的解释便就是一种有限度的旅游化过程。”张辉认为“以旅游消费为重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旅游化过程,这个旅游化过程不是旅游产业的事情,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通过旅游化发展方式提升相关产业的附加值,而不是要做大做强旅游业。张辉提出“旅游化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旅游化是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不适宜大规模集约化工业发展的山区,我们可以通过旅游化的发展方式,不必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张辉旅游化的理论正是对全域旅游概念外延的有益探索,正如张辉文中所言“问题是(全域旅游)为什么要定位于以旅游产业为优势产业呢?以旅游消费为重心和以旅游产业为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化正是以旅游消费为核心,构建起以移动者和定居者双向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植根与社会经济全视角,破解工业化遗留问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旅游化是社会经济面向移动者完善保障、释放消费,是聚焦新群体的社会经济完善与修复,不强调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注重经济产业的新发育、新成长。旅游化通过各个产业和政府各部门的“+旅游”,来消除弥补工业化发展的不足与缺憾,其发展的结果未必实现旅游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未必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因此旅游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旅游”,从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管理域各个角度+旅游(+旅游,即关注、服务、聚焦移居者,关注旅游消费),从而构建起以移动者和定居者双向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旅游化是工业化的升级路径之一,是旅游产业高度发达所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全面变化的总和,是“+旅游”的问题。
而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旅游+”的问题,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依靠旅游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激发相关产业发展新动能,进而由经济发展撬动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全域旅游是旅游引领下的各产业做大做强和旅游产业推动下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旅游化初级阶段的问题,是旅游化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性的子模式。
通过与旅游化的对比,全域旅游的外延昭然若揭,其概念的外延在于是否依托旅游资源、是否旅游业处于主导地位、是否旅游带动下实现了产业结构性调整,是否由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从旅游出发,围绕旅游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主导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才属于全域旅游的范畴。
五、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理论探究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而全域旅游示范区,是践行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而建立的理想蓝图。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认定条件包括政策支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国家认定标准的提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勾勒基本框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阐释全域旅游理论,也能够指导具体工作开展。但我们应看到,受创建三年时间的掣肘,国家认定标准并不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最终蓝图的特征,而是全域旅游阶段性蓝图的特征。全域旅游创建,涉及社会经济的的方方面面,涉及行政深化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显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认定标准提出的考核目标作为定量标准使用难免存在争议,但作为定性的示范区特征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从理论研究来看,依循全域旅游的定义,全域旅游的最终蓝图应该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因此应该具有相关产业全耦合、生态环境全共生、公共服务全覆盖、体制机制全支撑、政策法规全保障、文明素质全提升的“六个全”特征。
相关产业全耦合,指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已经夯实,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已经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而发生了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的对相关产业链条的孵化带动和制约影响已经十分强烈。
生态环境全共生,指生态环境已经与旅游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即通过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人为改善,同时旅游发展已经依靠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经济收益,两者已经形成良性的利益共同体。
公共服务全覆盖,指城乡、景区内外已经能够享受到均等完善公共服务,区域差别几乎消失。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水电暖、污水、垃圾、安全、消防、通信、金融等旅游需要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长期居住所需的公共保障实现全覆盖显然需要长的时间,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理想蓝图中可以后置。
体制机制全支撑,指行政体系能够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下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充分规范的支撑。体制机制保障不仅限于产业经济方面的支撑,更涉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和环境生态方面的体制机制支撑。
政策法规全保障,指政策法规健全清晰,能为大量旅游者常年涌入而形成动态人口社会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序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在国家法律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全域旅游示范区应积极完善地方政策法规,建立安全、便捷、透明、高效的“阳光”特区。
文明素质全提升,指通过旅游活动的持续影响和政府社会的有意引导,本地居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并能够对外来游客产生积极影响,使整个区域的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中国社会文明窗口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品全时空”,指依托旅游资源基础和文创新业态等二次开放,形成空间分布合理,四季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群落。这个“全”经常被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而被广泛谈论。笔者认为,这个“全”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基础,也是创建条件,唯有一定区域内具备相当比例的旅游产品群落,才能够支撑起旅游产业对整个区域的拉动作用,也才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因此旅游产品的全时空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尽管也会在创建成功后,呈现为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但从理论来看,作为条件认知更具有合理性。
六、结语
全域旅游,不同于旅游目的地理论,是对旅游目的地理论的升华,其核心意涵是“旅游+”,强调其对社会经济的协调统筹,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全域旅游的外延来看,又不同于“旅游化”,区别在于“旅游化”强调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旅游”理念,而全域旅游强调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理念。因此,全域旅游是站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视角下,立足旅游产业,依托旅游产业带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新区域发展理念与模式。
全域旅游理论尚未成熟,实践也尚在探索,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全域旅游不是破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万金油,全域旅游是旅游系统为具备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指出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即使是在旅游资源优势地区,这种模式还有诸多探究之处。
正如李金早局长所说“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在近期实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要分步推进,切不能搞运动,不能刮风。”全域旅游提出时间不过三年,距离理论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由于其影响面广、涉及内容多,非常值得广大业者和学者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