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而民宿作为一种特色化住宿,似乎也在慢慢的走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民宿从丽江、大理、厦门等旅游城市逐渐向全国各地渗透,从起初的北上广逐渐到各级地级市市场。但是,民宿在经历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从业人士也意识到,长期在灰色地带游走的民宿市场,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目前国内的民宿行业其实还仍然处于灰色地带。为何民宿行业处于灰色地带?
归根结底,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民宿种类繁多吗,品质参差不齐
现如今国内有各种各样的民宿,从定位上看了,有城市民宿、乡村民宿、旅游民宿等等,从大小上分,1-2间房的也叫民宿,20-30间房的也能算作是民宿。这种低门槛准入条件使得有一两间空置房间的人也能做民宿,且也能上线OTA渠道,这样在品质上也是有待商榷的。
2.监管主体不明
民宿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治安、卫生、消防、税收、旅游等部门的管理情况,但这些部门之间并未形成联动机制,这也使得民宿监管主体缺失。
其实在现在的民宿业,很多民宿的证件都是不齐全的,比如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合格证书和餐饮许可证等等,但即使没有这些证件,依然在悄悄开设,这也是称之为灰色地带的主要原因。
3.政策不明确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鼓励并支持包括民宿在内的公寓、客栈、农家乐等多种非标准住宿业态的发展,但这仅仅是民宿朝着规范化发展的一个信号。没有专门针对民宿的管理部门,民宿的房屋产权性质、建筑结构以及消防要求等问题无法处理,或者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申请手续,大多数民宿都处于黑暗中运行的非法状态。
民宿需要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也要找准方向。民宿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住宿方式,也为住宿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民宿的市场监管还应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住客的安全,提升住客的入住体验。